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罗霞 通讯员 罗雪梅 邓慧 樊俊威 纵然前行路上布满荆棘,他却始终以不屈的精神扛起责任,用执着的信念冲破阻碍。 他是政策的践行者,让“惩罚与改造相结合”落地生根。他曾获评“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个人”,成为当年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监狱警察。 他叫邹如春,是湖南省赤山监狱一级警长,在监狱教育改造岗位上坚守28年,大家都亲切地唤他“春爹”。他以“硬着头皮也要上”的韧劲接下自考重担,用52次零差错组考、近百份毕业证书,为身陷囹圄者铺就重塑人生的路。
时光荏苒,邹如春像一颗螺丝钉,牢牢地钉在监狱教育改造的岗位上。他用自己的坚守,在方寸天地间书写着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。 从忐忑接棒到执着坚守 “自考工作由你负责,两个月后开考!”即便已过去28年,回忆起1997年2月的这通电话时,邹如春依旧难掩激动。 彼时,他只是赤山监狱的一名技术员,当年自考开考前被任命为监狱自考工作负责人时,他一度没缓过神来。“既然任务已经交给我了,硬着头皮也要上。”短暂挣扎后,他以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投入工作。 为凑齐教材,次日凌晨,邹如春踏上了前往益阳市教育局的轮渡。他不会想到,这一去,便与“囚子自考”结下了一生的缘分。 对接教材的过程充满波折。他辗转多地,才好不容易购得最后3捆教材。可在白沙渡口等轮渡时,一条大型挖沙抢险船驶过,溅起的巨浪瞬间把他淋成了落汤鸡,手中的书籍也被浸湿。 望着湿透的书本,想着一路的奔波,这位坚强的汉子眼角泛红。 困难没有阻挡他的脚步。组考工作进入倒计时,他白天扎在监管区,挨个找考生了解情况、收集问题;晚上回到家,又在灯下一遍遍翻阅资料,对照考点布置要求反复检查。 “这个考场的规范程度,比社会考点还要严格!”当最后一场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,看着监考员清点试卷、与教育局工作人员顺利交接,听到大家的评价,邹如春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。 实际上,邹如春的人生,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挑战。 他出生在益阳城区城中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1991年,大学毕业分配到湖南赤山监狱工作。调入教育改造科后,作为文化教育专干,邹如春跟着一位即将退休的前辈当学生,从遴选教员和管理学籍开始,一步步成长为业务骨干,到后来正式负责全狱罪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工作。 多年来,他几乎涉足了教育改造的各项业务,唯独对自考工作始终不离不弃。 “‘惩罚与改造相结合,以改造人为宗旨’是监狱工作的根本方针。”邹如春深有感触地说,“给这些谜途者一个接受继续教育、圆‘大学梦’的机会,才能更有力地引导他们把刑期当学期,用知识滋养心灵、助推改造,为刑满释放后顺利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。” 在改革浪潮中勇立潮头 20多年来,邹如春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舵手,在时代浪潮中稳稳地驾驭着监狱自考这艘航船。 他主笔起草《湖南省赤山监狱罪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办法》《湖南省赤山监狱自考考务工作细则》等文件,首次将“考务流程”“学籍管理”标准化,为监狱自考工作建立起规范的制度框架。 2010年,他参与开发全国首套“监狱自考管理系统”,实现报名、成绩追踪全流程数字化。2012年,湖南省赤山监狱成为全省首个通过国家级考务评审的监狱考点,多次被评为省优考点、一类考点。 成绩的背后总有不为人知的艰辛。 自考的时间跨度漫长,不少罪犯在过程中渐渐消磨了信心,最终选择中途放弃。 “坚持还有意义吗?”看着这种情况,邹如春心里五味杂陈,甚至对自己多年的坚持产生了怀疑。 “无论环境如何变化,不要放弃初衷。”副监狱长的一句话点醒了他。 他重新振作起来,一次次走进监区宣讲自考政策,找罪犯一个个谈心,鼓励他们报名参考。“哪怕只有一个人考,我也陪你到底!” 渐渐地,报考人数又慢慢多了起来。 高墙内绽放的新生之花 “感恩遇见生命中最值得尊敬的‘春爹’,他是我改造路上的一盏明灯,帮助我重拾信心报名参加自考,教会我要坚持走正路。”这是刑释人员李某在感谢信中写下的话语。 在邹如春帮助过的近百名拿到大专及以上文凭的考生中,李某只是其中之一。 多年来,邹如春始终坚持引导考生系统学习,一门门攻专业课,一个个破专业关。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每年两次,他先后零差错、零事故组考52次。近百名罪犯获得大专以上文凭,多人出狱后成为公司高管、技术工人等。 “没有天生的罪犯,只有没有知识引领而走了歪路的人。”邹如春说的这句话,让初入高墙、对10余年刑期充满恐惧的罪犯肖某明看到了希望,从此锚定方向。 动员会上,邹如春细致讲解考试注意事项;考场外,他关切询问考生发挥状态。4年间,邹如春像老师一般指导肖某明完成了法律专业学习直至毕业,重拾了希望和信心。 “这些人走出监狱后,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,不再犯错,就是我最高兴的事。”2025年1月,邹如春在湖南自考40周年大会上,以《我与囚子的自考缘》一文捧回征文一等奖。 他写道:“我始终坚持初心不改、信念不变、工作不怠,把罪犯高教自考工作当作自己的毕生事业来干,为罪犯迷茫的心灵注入光明和希望。” 这朴素的话语,正是他对这份工作最真挚的告白。 附:一句话让我哭得稀里哗啦 在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改造生涯中,其实需要感谢的人很多,其中尤其我要感谢的是赤山监狱教育科的邹如春警官,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“春爹”。 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,心里感觉这位身穿警服的小个子警官慈祥亲切,即使这样,在警官面前我还是战战兢兢地不知道说什么好。 “春爹”指了指前面的椅子,亲切地跟我说:“来来,坐着说。咱们初次见面,互相认识一下,我叫邹如春,你叫我邹警官就行。听说你犯错之前是个大学生呀,有点可惜,不过不要气馁,还是要对人生充满希望,毕竟以后的人生路还长,好好改造,将来出去还是会大有作为的。我相信你的亲人不会放弃你,我们更加不会放弃你。有什么困难,心里有什么想法咱们及时沟通,在这里你就把我当你的长辈亲人看就行。”简简单单的一句话,却成了我今后改造路上的指明灯。我有时深夜思绪难平的时候,总用这句话激励自己,给自己鼓劲。 现在回想起来,如果那段日子里没有遇到“春爹”这样的激励,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走到最后。 “春爹”了解到我的情况后,时刻鼓励我:“不要放弃学习,你就是因为自我约束能力弱才在大学期间犯下错。现在有政策,你何不用这段时间把自己的学业补上。如果能够拿个本科学历证书,岂不既对得起你多年寒窗苦读,又不浪费在这里服刑改造的光阴。”“春爹”还拿出几份刚刚给服刑人员办好的毕业证书给我看。我吃了一惊,这些人在我印象当中不都是小学、初中文凭吗,怎么不知不觉已经拿上大专、本科文凭了呢。身边的人原来都在默默进步呀。 我原本是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,在“春爹”的指导下,我在监狱高教自考考点报考了经济学本科专业的自学考试,并通过该专业23门科目的课程考试,还差一科在服刑期间就能毕业。 即使服刑改造期满后,他还经常在联系中谈及此事,让我不要放弃学习。后来有很多重获新生的自考狱友,因为各方面原因在狱中没有拿到正式证书,“春爹”都没有因为曾经的考生已刑满释放分隔两地而不管不顾,仍旧奔走各个部门帮他们拿到证书。 都说“春爹”是园丁,我却更觉得他是画师,我是污秽的画布,是他给了我色彩斑斓的生命,是他让我在以后的生命中多姿多彩。 我就这样带着“春爹”的肯定和期盼重新走上了社会,欣喜之余却陡然发现自己已经跟社会脱节多年,原来的街道面目全非,原来的朋友各居他乡,原来自己已经跟想象中的社会格格不入。也曾试图靠着仅有的一点能力寻得一处偏安之所,怎料长时间也未曾稳定于一处。 一个机会让我有了一次单位培训的机会,却无助地为高昂的自理费用苦恼。偶然间跟“春爹”谈起这个事情,他二话不说,当即表示愿意资助我5000元,并告诫我:“走正路是对的,千万要坚持下去,有什么需要我都会尽我所能帮助你,只为了你好!”在之前最无助的时候,我都未曾流泪,而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哭得稀里哗啦。为了我这样的一个人,他从来只想着帮助,也只想着能为我们行走在正路上的不易披荆斩棘。 我就是铭记着“春爹”的谆谆教诲和无私帮助,现在终于在一家私企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,虽然没有多高的资薪,却能让我看到美好的前景。 所有过去的成长经历都让我永远记得这么一个小老头,永远变成了亲切的怀念。 感谢你,亲爱的“春爹”,感谢你对囚子们无私的付出,指引着我们走向新生。 (摘自2020年2月15日李某写给赤山监狱的感谢信) |
责编:李祯媛
一审:李祯媛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